01:17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7日讯滨州沾化自古以来有济北诗书之薮、千年文化古城的美誉。历史上也曾有一科四进士、父子二鼎甲的故事传为佳话。近年来,沾化区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评价体系,加大硬件支撑力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陶铸学生人文品格。 利国乡实验学校四年级学生李建盛在滨州市第七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中获得小学组冠军并代表全市参加山东省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沾化区利国乡实验学校学生李建盛告诉记者:“(比赛内容)有名著,古诗文,诗词,历史典故都有,还是比较像中国诗词大会的。” 李建盛能够有如此多的国学知识积累,得益于利国乡实验学校从年试点进行的“”教学模式。 沾化区利国乡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务主任于秀丽介绍:“就是30天背出60章道德经和论语中精华。” 在这一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学校还引导学生每日三省,回顾所学,并与家长一起运用,达到记忆深刻、熟练运用的目的。 沾化区利国乡实验学校副校长吴学锋说:“促进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动力和兴趣。” 同样是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区第三实验小学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创新实施了“七彩教育”评价体系。学生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获得七彩卡,通过努力进而换取七彩币,过程中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和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浓厚氛围,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沾化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刘少强介绍:“每一次他的提高,他的进步,我们用这个卡来进行激励,孩子看到这个卡之后,他非常高兴,他就在这个卡的基础上进一步再去学习,再去努力,再去争取这个卡,这样不断循环下来之后,用这套激励方式,孩子整体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 目前,学校已经开设剪纸、书法国学诵读等课程,增强中小学生的家乡归属感、祖先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体会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看看这些认真制作作品的孩子们,整个过程他们积极性都很高,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师生互动频繁,教室里洋溢着欢欣雀跃的氛围。 既要提升软件,也要强化硬件。大高镇第一小学自年开通“超星”校园阅读平台以来,以手机APP的形式推动家校互动,用大数据指导教学。一所农村小学,经过两年的尝试与应用,构建起了学科阅读新生态。 沾化区大高镇第一小学教师刘爱兰说:“哪个同学读到哪个章节,还有他看了点击过的东西,大数据都有展现,通过孩子们阅读的大数据的反馈,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喜好再来设计教学设计,下一节课,我要讲什么比较感兴趣,哪些地方做的不足,我们也可以给出大数据的反应,在下一节课的设计当中涉及到相关的东西。” 经过两年探索,沾化区大高镇第一小学在山东省教育装备博览会中获得教育装备创新使用案例三等奖,取得了沾化区在此项领域零的突破。 沾化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宋永廷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近年来沾化区教体局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对于培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培育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朗朗的读书声传递着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沾化区的教育事业也必将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中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5213.html |